在阿里港公園的西北角
有一座很有歷史的石碑名為呂岳德政碑
其碑座也很有歷史
放置有以前清治時期里港城的北門及南門門額
阿里港公園位於屛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旁
這個里港分局的原址即為里港神社
原先在分局旁還保留有一些神社的遺構
如玉垣及石垣
但如今里港分局重新整建後貌似都一併拆除了
令人惋惜
至於阿里港公園原本是一座球場
經里港鄉公所整修並規劃河堤意象的公園後
現在是一處可供鄉親休閒及親子活動的好去處
在阿里港公園的西北角的這座砂岩製成的石碑名為呂岳德政碑
從正面立面上可以看到額刻「甘棠遺愛」
甘棠遺愛的意思是用以表示對賢官廉吏的愛戴或懷念
看到這裡就大概知道是為了紀念某位好長官而設的紀念碑
碑文主角的這個呂岳是誰?
呂岳,浙江餘姚人
清乾隆46年(1781)秋上任鳳山縣阿里港縣丞
因受當地士民愛戴於任滿離去之時
士民便立此碑頌德
碑文內容首述呂岳德政次述去思
末記港西里仕紳、商號、庶民諸姓名
有興趣的我把碑文內容放到文末再自己參閱一下
是後來此石碑遺失後又被發現的紀錄
道光29年(1849)重建下淡水分防衙署
亦即阿里港縣丞舊署
次年竣工並自地下掘得「呂岳德政碑」
遂將原碑重立衙前
並將發現始末銘刻原碑碑陰處
撰文者為時任鳳山縣丞的馬克惇
有興趣的我一樣把背面的碑文內容放到文末自己參閱
里港城原稱阿里港城
當地以閩籍移民較多
跟周遭地區的客家人常發生閩客械鬥
阿里港當地的仕紳基於安全考量提議興建阿里港城作為防禦用
遂於道光15年(1835)開始築牆
東西跨距2公里 南北跨距10.5公里
以恆春咾咕石建造
開東西南北四門、門高一丈、寬一丈五
城垣圍以刺竹 城內鑿兩尺深之壕溝
南門位於中山、四維路口南側的豐永鐵店門口
北門位於中山路上港仔溝邊(約今碑址)
東門位於永春、里港路口公路局道班房前
西門則位於玉田路藍家古厝以西
4座城門到了日治時期日治時期以後閩客關係緩和
里港城城垣已殘破不具防禦意義
僅有南門較為完整
但到了昭和11年(1936)10月15日為了拓寬道路
被認為有礙街道發展而遭拆除
里港城現今僅存南北門兩塊城門額鑲嵌在呂岳德政碑底下的碑座上了
公字崧高,號維齋,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也。由庚辰副車,需次監州,慎簡來閩。
曾代庖珩邑,佐理溫陵,政績彰彰,在人耳目間。辛丑秋,調補斯土。公學古入官
,摻修素裕。蒞任以來,教養兼施,寬猛並濟,視吾民如家人父子,除奸慝稂莠不
啻焉。迄今野無萑苻,戶習誦弦,公之淪浹于斯民也,深矣! □者三年報政,標等
臥轍難留,爰勒貞□,以誌終不可諼之意云爾。 舉人陳名標,貢生陳鳴珂、陳廷材
、張維光、柯廷第、楊仕爵,廩生楊國英、莊其章、柯元珪,生員黃國柱、陳綿華
,連捷、蔡從龍、林惠承、林克芳、陳汝勳、王大鵬、楊有章,生員鄭麟鼎、楊拔
英、蘇勝輝、陳元宗、監生陳大俊、江元慶、王世英、顏朝彩、趙時泰,監生陳元
□、楊聯玉、楊兆塔、耆老陳遜珩、陳君行、陳肖岩。舖民瑞源、瑞泰、益豐、金
興、秀記、旭興、泰源、沛興、和源、怡記、莊拔芳、潘士瓊、協盛、鎮興、振合
、應和、振興、王起龍、楊廣緘、勝成、陳長發、致盛、萬盛、陳次玉、林登、顏
長滿、董王榮、黃紫香、金玉珍、永記、林興利、林廣泰、茂盛、王源順、莊義興
、源興、王廣捷、瑞勝、萬春、發興、合春、協榮、協春、萬安、德源、瑞香、李
亨利、林玉順、龔合源、培元、莊合興、莊繡山、莊士白、陳保和、蘇豐裕、王源
茂、泉春、茂源、岱興、洪鴻源、玉山、沛源、瑞山、打鐵店庄、鹽樹腳庄、上下
冷水坑庄、莊如佳、王志寶、洪士朗、洪有義、藍金隆、陳達尊、小卓佳庄、頭崙
庄、上下番仔寮、莊文棣。 乾隆伍拾年花月榖旦,港西里士庶仝立石。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道光三十年(1850年)六月 道光貳拾玖年柒月,重建下淡水分防衙署瓦房、草
房參拾伍間;次年陸月工竣,報勘立案。就地掘得此碑,重立衙前,以垂永
久。 鳳山丞大興馬克惇記。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reurl.cc/e67Opj)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