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0年代電視尚未普及時

光旗美地區就有九家戲院

大洲戲院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美濃有美都及第一兩家

六龜有六龜和光華兩家

然後杉林、甲仙各一家

現僅有美濃第一、六龜光華和旗山的大洲硬體還有保留下來

PXL_20220227_045809080

如果對高雄鄉下的老戲院有興趣

歡迎延伸閱讀以下兩篇↓

20211123_遊記_高雄美濃_第一戲院

20220227_遊記_高雄大樹_昌樂大戲院

回到正題

目前戲院的立面、售票口及佈告欄還算完好

PXL_20220227_045954152

戲院是由郭振勝先生在光復後興建完成

原名「大合作戲院」

後來前高雄縣縣長陳皆興先生來溪洲視察後

才改名為「大洲戲院」

旗山當年因盛產香蕉帶動經濟繁榮

當時割一串香蕉大致可賣一、兩百元左右,

蕉農到茶室喝杯茶僅需花費五元

因此酒家、茶室的女侍者

只要見到穿著沾滿蕉汁衣服前來的客人無不奉為上賓

蕉農一年的收入約有二十萬元

比起公務人員一個月收入約五百元左右

一年收入頂多不過是六千元相比

可以想見當年蕉農走在路上有多風光

而大洲戲院的存在正是旗山溪州地區曾經繁榮的證據

是好野的蕉農在農忙之餘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之一

PXL_20220227_045838295
隨著60年代電視開播後

戲院生意開始走下坡

大洲戲院最終於民國73年結束營業

而旗山地區的其餘2家戲院也都不敵大環境而歇業

現空間為地主私人使用

作為堆置農作物等物品的倉庫

arrow
arrow

    kunpao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